
寶寶副食品指南:食品添加物比糖還可怕?讓clean label為我們把關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有了寶寶之後
全家人的飲食更需要嚴格把關
在挑選食材及調味料時
詳閱成分表變成了一種新習慣
當你越認真,你就會發現:魔鬼藏在細節裡
成分最簡單的寶寶米餅內竟然加了一堆看不懂東西
而這些東西是什麼?為什麼要加?不加不行嗎?這些問題難道只有我在意嗎?
前幾年工作時,在協助幾個廠商出口食品時發現:原來化學香料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食物
舉凡火鍋麻辣味、牛肉味、水蜜桃味、牛奶味等
只要你想得到的味道,似乎都能透過人工調和方式,添加在各類食品內
甚至各大知名火鍋店為求利潤最大化,更是香料的最大使用者
而在食品成份分析表內,也會發現原來市售的奶茶裡面根本沒有奶、米粉裡面沒有米等
奶精及修飾澱粉皆是另一個被廣泛運用的化學食品添加物
身為實事求是的金牛太太,認為這個問題是有必要被拿來討論的
也是有必要讓每個人了解,何謂食品添加物!
黃瑽寧:糖不會讓孩子High,添加物才會 (詳細內容請參考親子天下)
家長大多不讓孩子吃糖,認為糖會讓其異常興奮,然而幾十年來研究證明:孩子情緒容易失控的原因,不是吃了甜食,而是甜食中的人工添加物
何謂食品添加物?為什麼要加?
食品添加劑顧名思義就是不是天然存在於食品原料中
而是因某種使用目的刻意添加進去的東西
國際間一般認為的人工添加物為:人工香精、味精(麩酸鈉)、嫩精(木瓜酵素)、雞粉、高湯粉、牛肉精粉、人工色素、防腐劑、保色劑、 膨脹劑、甜味劑、調味劑、香料、粘稠劑、漂白劑、抗氧化劑、殺菌劑、乳化劑、起雲劑、軟化劑、穩定劑、消泡劑等
金牛太太這次整理了11類較常出現的食品添加物給大家:
添加物 | 天然原料 | 化學添加物 | 常使用食物 | 食用過量 對健康的影響 |
防腐劑 (抑制細菌生長,延長食品保存期限) | 砂糖 鹽 | 亞硝酸納、己二烯酸鉀、丙酸納、苯甲酸等 | 便當 香腸 | 腸胃道疾病、造成肝臟負擔 |
色素 (美化保持食物色澤) | 薑黃 紅麴 | 紅色6號、藍色2號、綠色3號、黃色4號等 | 糖果 馬卡龍 | 幼童過動、氣喘、過敏、消化不良 |
香料 (增加食物風味) | 香草籽 迷迭香 八角 | 苯乙烯、苯甲醇、丁香油酚甲醚、吡啶等 | 任何食品(牛奶、火鍋、果汁) | 噁心、嘔吐、呼吸急促、脹氣、過敏 |
甜味劑 (賦予食物甜味) | 砂糖 蜂蜜 | 阿斯巴甜、糖精、醋磺內脂鉀、D-山梨醇、醋磺內酯鉀、紐甜、D-甘露醇、蔗糖素等 | 飲料 調味醬 | 腸道菌種改變、影響代謝、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風險 |
漂白劑 (食物漂白) | 無 | 過氧化苯甲醯、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鈉等 | 蜜餞 脫水蔬菜 金針 蒟蒻 | 過敏、氣喘、呼吸困難、嘔吐、腹瀉 |
保色劑 (保持肉類鮮紅色澤) | 無 | 亞硝酸鈉、亞硝酸鉀、硝酸鈉、硝酸鉀等 | 魚肉製品 鮭魚卵 鱈魚卵 | 增加致癌風險 |
結著劑 (增強肉類黏性) | 大豆蛋白 | 焦磷酸鈉、焦磷酸鉀、磷酸二氫鉀等 | 魚肉製品 | 過敏 |
膨鬆劑 (使糕餅類產生蓬鬆作用) | 酵母 | 酒石酸氫鉀、氯化胺、鈉明礬、鉀明礬、碳酸氫鈉、碳酸氫銨等 | 糕餅類 | 含鋁膨脹劑造成腎功能負擔 |
抗氧化劑 (防止油脂氧化酸敗,延長食品保存期限) | 維生素E(生育醇) 維生素C(L抗壞血酸) | BHA(丁基羥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羥基甲苯) | 口香糖 洋芋片 油脂 乳酪 奶油 | 增加致癌風險 |
調味劑 (提升食品鮮味) | 昆布 柴魚 | 麩胺酸鈉、琥珀酸鈉、核苷酸 | 味精 雞粉 高湯塊 | 口渴、頭痛、高血壓 |
黏稠劑 (防止液態食品分層,增加食物穩定度) | 山藥 秋葵 | 玉米糖膠、磷酸二澱粉、羧甲基纖維素、其鈉鹽 、甲基纖維素、褐藻酸丙烯二醇 、乾酪素鈉、澄粉、卡德蘭膠、海藻酸納 | 果凍 米粉 | 過敏、脹氣、腸胃不適 |
食品添加物最初多為天然存在的物質
例如:多種莓類均含有苯甲酸、乳酪發酵過程產生丙酸、醋發酵產生醋酸等
這些酸除了賦與食品特殊風味外
同時因酸鹼度下降,也抑制微生物生長及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
另外香腸添加亞硝酸鹽除可維持鮮紅肉色外,亦可防止肉毒桿菌中毒
沙拉油添加維生素E可防止油脂氧化
添加食品添加物除維持食品的感官特性外
更重要的是保障食品安全
除了上述原因外,食品添加物的使用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降低食材成本,使業者達到利潤最大化
當自己成為媽媽真的認真下廚後
才發現越簡單的東西其實越困難
請大家試想火鍋蔬菜湯底真要無添加
到底要放多少的蔬菜及水果熬煮多久才能稱得上高湯
有幾個業者願意投入這麼大的食材成本及時間成本?
食品添加物安不安全?
世界各國對於食品添加物均訂定使用規範加以管理
我國也訂有「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規定其使用範圍、添加量、使用規格等
食品添加物在合理的目的下適量的使用都是可被接受的
任何食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如薑屬熱、西瓜屬涼性等
任何天然食物都是過猶不及,更何況是化學製造而成的添加物呢?
既然這些看不懂的文字有被限制使用
金牛太太認為多食無益,能避則避
尤其嬰幼兒在各項器官及身體機能尚未發展成熟時
這些食品添加物難道不會造成身體上多餘的負擔及健康上的隱憂嗎?
沒有食品添加物的食物就不安全嗎?
我們不得不否認沒有食品添加物的產品確實會有保存期限較短的問題
但食品添加物難道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嗎?
近期越來越多食品業者開始開發所謂的「無添加產品」
致力用最天然的食材、更少的添加物、簡單的製程,製造出更高品質的產品
透過使用重本的原物料,取代調味劑及人工色素
添購高壓滅菌的加工設備、使用急速冷凍及真空包裝等保存技術,減少添加防腐劑
這些業者也是正為了這無添加的理念努力著
當然,這些無添加的產品也是有可能存在著缺點
如賣相差、美味度低、保存期限短、價格高等
消費者在追求健康無添加前
都應該有這些基本的理解及認知
畢竟越簡單的東西越不容易
如何選擇無添加的產品?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購買前請睜大你的雙眼去看成份表!
或者盡量選購含Clean Label潔淨標章的產品
Clean Label (潔淨標章)的概念起緣於英國,是由零售通路商發起推動
其宗旨為在加工食品中減少使用人工化學合成的添加物
目前台灣有兩大認證單位
Anti Additive Clean Label Organization(簡稱A.A協會)及
慈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里仁相關企業)
以Clean Label精神發展出食品製程少添加及無添加的評鑑標章
以A.A協會為例
其驗證原則為不以食品添加物改變食材口感
不以食品添加物縮短製作時間或工序
不以食品添加物延長保存期限等
相關標章規範整理如下:
圖片來源:Learn Eating
哪裡有販售無添加的產品?
目前有兩家實體通路率先導入無添加產品:
「家樂福」導入由A.A協會所認證的Clean Label產品
「全家」則為台灣第一間便利商店導入慈悅所認證Clean Label產品
最近肺炎疫情肆虐,除了實體通路家樂福及全家外
也提供線上購買網址給大家,希望透過減少外出,加速收斂這嚴峻的狀況
A.A協會100%無添加標章產品:
- 福樂一番鮮特級鮮乳
- 永豐餘生技GREEN&SAFE-有機黑豆蔭油禮盒(成份:有機黃仁黑豆(中國)、水、有機砂糖(巴西)、食鹽(澳大利亞)、有機糯米(台灣))
- 永豐餘生技GREEN&SAFE-油蔥(成份:葵花油、紅蔥頭)
- 永豐餘生技GREEN&SAFE-台灣正黑豬小肉包(成份:麵粉、豬肉(台灣)、水、香油(芝麻)、奶油、醬油、青蔥、薑、酵母(活性乾酵母)、鹽、砂糖、白胡椒粉)
- 家樂福100%鮮乳原味優格(成份:鮮乳、活性乳酸菌)
慈悅雙潔淨標章產品:
- 全家牧場直送4.0鮮乳
- 全家海鹽地瓜條(成份:地瓜、棕櫚油、糖、海鹽、酵母抽出物)
- 大呷麵本家原味麵線(成份:麵粉、水、食鹽)
- 克寧100%純生乳奶粉
查看更多通過「慈悅Clean Label潔淨標示認證」的產品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大家,記得
1. 購買食物前,多花個五秒鐘檢視食品包裝成份表,挑選成份簡單的物品或挑選含有clean label的商品
2. 盡量避免購買過度加工的食品,如香腸、火腿、肉鬆、貢丸等,這類產品很難做到完全無添加
3. 好吃的東西不一定無食品添加物,但無添加物的食品也不一定不好吃
4. 請接受無添加產品的保存期限較短、價格較高、賣相、口味可能沒那麼好的事實
5. 遵照食品包裝上「開罐後需冷藏」「請於有效期限內食用完畢」等指示
6. 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添加物在合理的規範內是可被接受的
市面上商品百百種
審慎地挑選絕對是必要的
但不管大家最終的選擇是什麼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對食品添加物又更認識了一點
吃的開心最重要!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金牛太太,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覺得不錯的商品吧!